共享、共好、共善|GC贈物網公益長林慧洵 (HOW SOUL 好說)
2022-11-02 16:14:52
〈 GC贈物網〉是一個免費物資共享APP,30秒加入會員,就可開始將多餘物資分享給合用的家庭/社福機構;也可以無條件;免交換、免競標索取物品,從中發掘共享樂趣,既省荷包又能達到永續循環。
以「物資媒合」為核心的GC贈物網
一切的開始是一只貓籠。贈物網公益長林慧洵回憶,原本創業想做環保貓砂,公司登記與貓砂袋都已經做好,此時共同創辦人馬玉如因緣際會收到陌生人贈與了一只貓籠,籠子的主人因為養的兔子去世,身邊的人也不需要籠子,又捨不得把近全新的籠子丟掉,因此玉如接收籠子時,籠子主人甚至比她還開心。
這也讓她們思考:工廠大量製造商品的同時,許多人卻正要將這些東西丟掉,只因為自己用不到了。每天這些堪用物品、閒置物品的丟棄,甚至造成我們共同面對的極端氣候,是不是可以做些什麼,讓資源有效循環、重複利用,對人類對地球都好。2009年臉書也剛在台灣發展,性質相似的只有受眾偏少的批踢踢give版,因此,利他共好、以「物資媒合」為核心的GC贈物網誕生。
慧洵本身是護理師,聽好友玉如分享著收到貓籠的故事和啟發,非常認同這種正能量傳遞的方式,於是決定一起創立贈物網,並從公司成立第一天就設立公益團體專區。時值2009年金融海嘯 ,社福團體捐款縮水,有時募款,是想添購餐具、桌椅,而同時有些人家裡則正要淘汰餐具、桌椅,「這時精準媒合便能同時產生環保、省錢、不浪費等多重效益」。
訪談中慧洵時常強調「共享帶來共好」的想法,「如果大家都願意無條件分享,從小小的事物開始,不知不覺中,彼此都會被祝福,地球也因此綠化、永續」,慧洵曾收到幾個贈物網會員自己錄製的影片,感謝平台讓她們認識進而成為朋友,讓贈物變得不只是一次性動作,而是於生活、人際交織在一起的日常。
一步一腳印打造雙贏平台
網路創業流量通常是獲利的關鍵,在創辦人皆沒有工程師背景的狀況下,贈物網初期選擇外包工程師,不過工程團隊預期的網站規模過小,在媒體與網路熱烈討論下,平台湧入大量人潮,不斷改版,卻一直沒辦法克服流量太大,導致無法提供穩定服務,當資金快燒完時一度想關閉平台,幸好這個創新的想法獲得KEEP WALKING夢想資助計畫補助,這場及時雨除了延續平台的存在,也讓創業團隊開始思考,如何讓一件「好事」發展出商業模式並永續經營?
GC贈物網逐漸在免費物資平台的基礎上,發展出以物資為核心的可視化數據呈現,並在共享軟體設計及物資循環領域中,找到營利模式,透過與企業合作,執行分享減碳行動、公益參訪活動與各類型ESG專案,找到贈物網團隊的永續、共好方式。平台已有多達647間社福單位、偏鄉學校註冊,慧洵與GC團隊會進行逐步審查,甚至親自參訪,她透露贈物網上的社福親自參訪已超過7成,參訪次數早已破千次,除了體會到一般人想不到的貧富差距、資源差距、資訊差距竟然在台灣真實存在,這樣紮實的基本功,讓合作企業都把GC贈物網當成公益顧問了;雖然在行銷廣告上幾乎沒下功夫,GC贈物網團隊靠著穩紮穩打,奠定公信力,深獲企業信賴。
慧洵回想剛開始創業不知壓力這麼大,曾經生理期大出血,而平台因為流量癱瘓也讓她感到無力,但在想放棄時,高雄調色板協會送上感謝,社工表達贈物網募集到的棉被,在寒冷的冬天救了街友、獨居老人一命。發自內心的反饋讓大夥感動不已,原來物資放對地方,可以「救人一命」,重拾堅持的動力,「我們一路上都在尋找志同道合的人」,現在也組建出穩定的工程團隊,時時發揮創意,舉辦趣味環保兼具的地球日、社福互動獎等,讓人人可參與物資共享,發揮影響力。「不一定要捐10萬100萬才是做公益,將閒置物資分享的效果,往往讓你意想不到。」慧洵這樣說。
團隊間信任彼此創造價值
關於凝聚團隊與管理,慧洵認為每個人的定位很重要,「各司其職這件事可以讓所有事情變得簡單,而且更有價值跟效益」,整個GC贈物網APP以及公益部門,都是GC贈物網所屬公司的CSR(企業社會責任),不計成本也不求回報,而企劃部門,對外讓其他企業知道如何與我們合作,運用閒置物資來發揮品牌提升、氣候行動的效益。團隊彼此信任,做各自專業的事情,彼此尊重,氣氛非常好。
「目前公司有11個成員,大家都很喜歡現在做的事情,邊做好事邊賺錢,事業多大,對地球環境就有多好」慧洵開心地說著。對於如何在創業路途走得長且久,慧洵歸功團隊感情緊密及會員回饋支持,每個感謝留言與親身贈物體驗,都能帶給他們正面的能量。
GC贈物網平均96秒就有物品找到新主人,目前10萬會員,希望2023年擴充至100萬會員,讓「物資免費共享」成為一種時尚。慧洵並不擔心因此壓縮到零售業,消費的人絕對會持續消費,而閒置的物品有釋出的去向,反而開啟另一種實用商品的循環,好的企業透過這樣的方式反而更能驗證價值。
要相信做公益可以是一門生意,創造三方雙贏
身為創業家,慧洵認為「正直」是創業必不可少的特質,抱著「利他」的心態才能讓人想持續合作,兩者並行實現企業永續發展,行事則要保持彈性和判斷力,世代變遷快速,判斷力不好決策就會出錯,不具彈性則容易被淘汰。
她覺得創業必定是經過深思熟慮才會走的路,「既然選擇,遇到挫折要肯定自己」,迷惘時則回歸初衷,尤其現代社會機會多、誘惑也不少,要時時提醒自己保持善良之心走在正確道路。
公益長的座右銘
「共享」、「共好」、「共善」三種思維,人生將更滋潤豐盛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