coverImg
2017-04-11 00:00:00

服務智能障礙者 照護的愛不停歇(人間福報)

2017/4/11  |  作者:李祖翔

  「這不是一份累了,可以去旁邊喘口氣,提振精神後再繼續的工作。」這是育成基金會附設鵬程啟能中心主任王美鳳對照顧智能障礙者「不能停歇」的深刻體會,去年她在辦公室突然氣喘、吸不到空氣,感覺瀕死,送醫後住院半個月才意識到自我照顧的重要,但她沒有因此離職休養,反更珍惜服務,她溫柔的笑說:「照顧要持續才有意義,平時我多注意健康就好。」

王美鳳(左)說,離職員工也會介紹善的資源如板橋花市友善店家,她便去拜訪並頒感謝狀。圖╱鵬程啟能中心提供

投身教養 學習照顧方法

王美鳳有護理背景,曾在精神科、老人養護單位服務,由於過去多接觸智能障礙合併精神症狀者,一直覺得照顧是棘手的,「從醫療角度出發,我們常會用藥物和行為控制的手段作治療,效果都不好。」直到被父母照顧孩子永不放棄的深情打動,決定到育成基金會學習,嘗試換個思惟角度,找到醫療束手無策的解決方法。令她欣喜的是,果真發現以社會人需求的角度,輔以技巧、知覺統合、增強刺激等方法,可以有效改善患者問題。

找到答案,王美鳳卻愈來愈喜歡這分工作,滿滿的收穫讓她想繼續做下去。有趣的是,到育成之前,她曾擔任過身心障礙機構評鑑委員,民國97年時給中心評定優等,卻補了建議事項,希望好上加好,沒想到99年進到中心,變成被評鑑者,而要做的改善就是自己當年給的建議,「發現這樣的教養機構因為欠缺人力,本就無法重視護理指標,唉,為了兼顧品質,真的沒那麼容易面面俱到。」當資源有限,營運不適用市場機制、收入有限,又要配合一例一休造成的人力荒時,她更能體會現實與評鑑理想的差距。

王美鳳(右)待服務對象如親生,認為同住一個家就要有共同目標和想望,因此為他們安排很多活動。 圖╱鵬程啟能中心提供

四處奔走 為愛募集資源

即使只是一名主任,在非營利組織中責任都很重大。王美鳳工作之一,就是到各單位註冊會員以獲得物資,再拜訪友善店家、介紹育成,讓大眾知道善款可以有效運用。飲食部分,她找扶輪公益網幫忙,每個月能拿到100片蔥油餅給孩子加菜,三節與過年,全家超商都會協助募年菜;衣物部分,有民眾捐羽絨背心、企業也定期捐衣,有一回,老師苦惱地跑來告訴主任:「31歲極重度心智障礙者小如的鞋子壞了,媽媽用強力膠黏了又黏都沒用,需要一雙39號的涼鞋,可是沒有錢。.」她第一個念頭,閃過 GIVE543贈物網,立刻上網刊登求贈訊息,沒想到一周內他們親自送來全新的涼鞋,讓小如高興得不斷跳著,用不甚清楚的口語不斷道謝。

復健部分,除了企業在硬體設備上的支持,離職員工也介紹善的資源──板橋花市給她,她積極拜訪,頒感謝狀;此外還為孩子引進治療犬輔助治療,她說:「效果顯著!以前孩子都是被控制、被安排的,現在能控制狗狗,獲得成就與滿足,過去常喃喃自語的孩子,因為要命令狗狗而得大聲說話,丟東西給狗狗撿也是復健,曾吵架、打架的死對頭還一起合作製作美美的衣服給狗狗。」

陪伴終老 但求此生無悔

每個節慶,中心都會安排節目,如萬聖節化妝、中秋剝柚子、端午陸上行舟、尾牙交換禮物、過年吃團圓飯和歌唱、潔牙比賽,「誰說重度智能障礙的生活就不能有目標和期待?雖然孩子對節慶感受不強烈,但失去了父母、1年365天又住在中心,這裡已經是他們的家了,而一個家就要有共同目標與想望!」大家都把孩子當親生的在愛,比如她最常親一個視障女孩的臉頰,女孩會字正腔圓的說:「哎呀,怎麼一直親。」讓她忍不住大笑,覺得可愛,「我們就好像媽媽,要常抱抱、聽他們說話,雖然不一定聽得懂,卻能讓情緒穩定。」

教養是一份責任重的工作,員工放假不敢跑遠、手機不敢關機,不認為加班是剝削;同時也是一份必須時常面對疾病與死亡的工作,讓王美鳳印象深刻的,是前年江蕙舉辦告別歌壇演唱會,他們為一名47歲腦性麻痺的大孩子向社會局苦求公益票,「大家一起幫他做看板、拿LED燈,聽完回來他每天都很興奮,沒想到半年後,因為一場小感冒離開了,覺得至少替他完成心願,能一路好走。」告別式上,爸媽看到中心為孩子精心製作的生活影片,訝異有這麼多人愛他,很幸福。

除了隨時可能過往的服務對象,僅105年中心就陪伴、送走了三位家長,工作氛圍沉重,但王美鳳很想對同仁與有志於此的人說:「工作一定要愉快!我們不是為了錢、不得不做這些事;人生難免有挫折,別忘了,很多夥伴是和我們一起走。」

新聞出處:人間福報

0/500字
後留言